設計起緣
《壯遊鐵道-火車大富翁》怎麼玩?要玩什麼?
一、我們建議
購買台鐵或青年之家TR PASS套票(寒暑假有學生方案),依自己選擇使用天數(共有3日、5日、7日等三種使用天數),詳細資訊請上台鐵網站查詢。
一個人的旅行需要很大的勇氣,一群人的旅行卻可以互相照應,一起累積更大的勇氣,也讓旅程充滿更多的趣味性!
二、關於旅行
- 旅行:單獨出發,勇氣將與你同在,台灣人情味如影隨行;結伴出發,骰子決定機會或命運,火車大富翁的旅行,四季通用。
- 證明:如果你到達目的車站,必須蓋下車站的出站證明章,或者與車站牌合照一張,以此證明曾經抵達。
- 骰子:選擇骰子數量,並且由隊友丟出骰子點數的加總,為前進目的地車站的數量。
- 聯絡:由同組玩家建立聯絡網, 透過電話通知另一組隊友,協助丟出前進的骰子點數。
- 叉路:如果你遇到一分為二的叉路,以丟出的骰子總點數來決定往左或往右,奇數往左,偶數往右。
- 支線:如果你走上鐵道的支線,必須持續丟出骰子點數,直到終點後,才能往回走。
三、建議規則|(可依照旅行範圍重新規劃)
- 一人持有一份環島鐵道地圖及3粒骰子,擲出新的點數後方能前進。
- 不得自行擲出骰子,必須聯絡另一組人馬,請求擲出新的前進點數。一個點數為一個火車站,至多前進18站(3顆x6點),且不得無故後退。例:A、B、C共三組上路,則C 組連絡B組,B組連絡A組,A組連絡C組,如此一個循環的方式打電話請求擲出新點數。
- 旅行中設定可使用「迴轉」及「指定」,每組限使用一次。
- 如遇上岔路,則依照所擲出點數總和之奇、偶數決定方向;奇數走左邊,偶數走右邊。例:從「嘉義站」北上,則發生前往「追分站」和「成功站」的左右兩條分岔路線,這時候便依靠所擲出點數總合之奇、偶數,來判斷走左邊或右邊。
- 如走上「內灣線」、「平溪線」等各種支線,需繼續擲出新的點數前進,直至「內灣站」、「菁桐站」各支線之終點車站後,方能無條件迴轉。
-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到達點數所指定的車站蓋下出站證明章或本人與車站一同攝影,以示證明後,方能繼續前進。
《壯遊鐵道-火車大富翁》歷史起源
拍拍屁股走人是一群一起愛上旅行的同窗好友,因為不希望大學最後一年的畢業製作,只是用業界模擬的方式來完成老師的期望,我們期待一起在最後倒數的學生時代裡,一起開心去旅行,一同發現台灣島上我們還未踏過的旅程,寫下專屬於自己刻骨銘心的青春紀事。
|一起捍衛青春期最後的自由!
有人說設計的養分來自生活體驗的轉化,我們都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小孩,希望可以透過自己旅行之中親身體驗台灣的美好、熱情、風土民情,拍拍屁股走人是一個分享旅行和感動的團隊,將旅行中的感受或需要,分享給很多人,也可以做為設計的轉化。也許說穿了,我們不過是一群不願面對現實的死小孩罷了,就只想在有限的青春裡,任性的背上背包出發旅行,在08年的初夏,我們幾個人聚在一起,一起大喊著人不冒險枉少年,一起捍衛青春期最後的自由!
旅行+分享+認識你=拍拍屁股走人
「拍拍屁股走人」不是不負責任,而是一種生活態度,就如同底片盒中的膠片不帶走一花一木,只留下回憶,當旅程中蹲或坐下休息,站起身後,就連沾附上的灰塵,也使勁的拍乾淨,繼續著我們未完的旅程。)
有人說設計的養分來自生活體驗的轉化,我們都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小孩,希望可以透過旅行,親身體驗台灣的美好、熱情、風土民情。
▎文案來源:《拍拍屁股走人》
林明彥、陳胤竹、張甯鑫、吳恆毅、黃世華、陳佳伶、許英珊。
►計劃名稱:《火車大富翁》
►執行時間:2009|02/16~02/25。
►執行方式:購買青年之家FUN寒假專案,一人使用一張7天TR PASS套票。我們共七個人,一起從台南站出發,自由選擇南下或北上搭火車出發,想為了自己而停留,所以說好自己一個人旅行,不斷擲骰子前進,並且必須打電話給另一位夥伴,請求擲出骰子並得到點數後才能前進。
►計劃提出:吳恆毅。
►計劃執行:拍拍屁股走人團隊(林明彥、陳胤竹、張甯鑫、吳恆毅、黃世華、陳佳伶、許英珊)。
►指導老師:崑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黃文勇老師。
►計劃初衷:
因為想要一個很特別的環島旅行方式,所以找到了好多人的勇氣故事,一個女生孤身徒步環島,也有男生一人徒步環島,或者走海岸線環島,還有父帶子徒步環島、不花錢的環島、搭便車環島、單車環島… 等等,這些環島或旅行計劃,都令人佩服… 那麼以我們的體力和條件,該如何用甚麼方式來完成我們的旅行計劃呢?
在眾多的提案中,大富翁計劃脫穎而出,配合當時青年之家推出的FUN寒假套票(TR Pass)方案,我們可以省下大量的交通費用,以大富翁的隨機性,在台灣的環島鐵路上,搭著慢車咑咑地前進,一方面響應節能減碳的旅行,一方面也試著去更加完善這樣的創意旅行方式。
出發前一天,為了紀錄旅行和蒐集印章,又能擁有一目了然的所在相對位置,於是在背面標記了”我在旅行”的紙地圖出爐了,用a3紙拼湊而成的環島鐵道地圖,雖然陽春但也算挺實用。
火車大富翁旅行計畫上路
2009年初春,我們帶著自已設計的環島鐵道地圖,用自己的方式紀錄旅途中的種種,期許在旅程中有一點點影響力,能夠喚醒很多人在社會包袱下,忘卻了年輕時候曾有過的熱血與夢想,也許可以聽聽我們的故事,回憶起過去自己那曾經的夢想。
▎文案來源:《拍拍屁股走人》
林明彥、陳胤竹、張甯鑫、吳恆毅、黃世華、陳佳伶、許英珊。
拍拍屁股走人團隊畢業了
旅行上山下海,一個又一個的美好景色,就如同立體書般的神靈活現,真要說那裡最美最漂亮,那還真的是對不起那些沒被選到的台灣美景,不如就說是那台灣的濃濃人情味吧。壯遊的過程除了看見台灣之美,感受風土民情,也強壯了自己的心,可以更勇敢的與人攀談,表達自己,並且也重拾了許多人當年也同樣追尋的夢。
我們把這一年來在台灣旅行的經驗和大家分享,雖然不是真的大玩家,但是每一個發生的故事,都令自己感受很深,台灣每時每刻都有好多事情正在發生,看了新聞並不代表自己每天都關注了時事,媒體的資訊不該是我們看待這個社會的標準,所以我們不斷和每一位停留的新朋友說,出發吧!你親眼看見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
▎文案來源:
《拍拍屁股走人》林明彥、陳胤竹、張甯鑫、吳恆毅、黃世華。
鐵支成年禮/入選青輔會第二屆感動地圖團隊企劃
►計劃名稱:《鐵支成年禮 (壯遊鐵道 – 火車大富翁)》
►執行時間:2010|02/19~03/04。
►執行方式:同 2009 年《火車大富翁》。
►計劃執行:拍拍屁股走人團隊 (林明彥、陳胤竹、張甯鑫、吳恆毅、黃世華)。
畢業後的我們,決定將《火車大富翁》的旅行方式傳承下去,過多的準備仍然有可能被改變,旅途中將會有更多的驚喜,發生在當下每一個不同的決定,如同身上放了一個個錦囊,時間到了就打開,是喜或悲就由當下的心情決定。
兩個人的旅行,除了互相照應,並且經驗分享,一個人的時候,只能注意到眼前的事物,多了一人就可以替你注意另一頭的世界,除了在旅途之中與自己對話,在顛頗中更了解自己,親愛的伙伴在不同的背景之下長大,對於人事物也往往會有不同的見解,在交談相處之中,你會更明白這個世界很大,應該多聽多看多想多學習。
2010 年的初春,順利入選了青輔會第二屆「尋找屬於自己的感動地圖」企劃案的團隊計畫,從網路上號召五位新伙伴,為我們自己舉辦了《鐵支成年禮》,一共十人展開了兩週的環島鐵道旅行。
十四天的壯遊計畫,從啟程的那天起,沿著火車路線,不論是北上或南下,一節節的車廂,載著不同目的的旅人與我們同行,在車廂中背著大背包的我們,總是引人目光的注意,他們或許跟我們說話,也可能露出狐疑的眼神,隨著日漸敏銳的觀察力,對著他們說明我們的旅行目的,最後他們總是替我們加油打氣,並且試著在可能的狀況下,給予我們太多無法回報的協助。
現實生活之中,因為許多雜瑣事物,讓你好多的熱情與夢想被磨滅殆盡,也許在某次汲汲營營的上班途中,看見了我們的某位成員,掛著滿滿的笑容高舉著我在旅行的布條,所以那被深藏在心中的種子,就會喚醒了,並且開始在生活之餘,著手下一次的計畫,期待著更多的夢,能在下一次實現。
▎文案來源:
《拍拍屁股走人》林明彥、陳胤竹、張甯鑫、吳恆毅、黃世華。
啟動《火車大富翁》號召旅行計畫!
►計劃名稱:《鐵支成年禮 (壯遊鐵道 – 火車大富翁)》
►執行時間:2012。
►計劃執行:我在旅行 (黃世華、陳胤竹)。
我在旅行,我們即將從台灣出發,前往世界各地去旅行;在離開台灣前,決定要親身踏遍傳說中的美麗寶島,帶著這份溫暖的勇氣橫渡也飛越,認識別人的家鄉,也和他們好好地分享我們的土地。
來來來,我們要出發囉~ 趕快把自己落後的那隻手遞上,讓小小的勇氣疊起、凝聚,用最熱血的丹田大喊出發啦!你知道嗎,那個未來即將相遇卻不懂中文的你,因為「我在旅行」所以我們才能相遇,而我從台灣來,來自一份小小的土地,但是富饒、自由、美麗又遍佈溫暖的 FORMOSA。
2012 年初夏,我們終於提起微薄的勇氣,在 Urbano 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次對外號召了《壯遊鐵道 – 火車大富翁》旅行計畫,沒想到竟然意外地迎來了 225 個報名人次,本來規畫一個梯次僅 30 個旅行者的計畫,就被這樣的驚訝和喜悅給瞬間沖昏了理智,我們好希望好希望盡可能滿足想出發的人們,告訴自己說甚麼也得再多辦一梯才行!!
盡著最大的努力保持旅行的態度和初衷,因此大多數的報名費由我們自行設計商品和贊助廠商共同吸收。那一次的想像,不足的部份讓全體工作人員共退一大步,也靠著周邊商品後續的利潤來彌補,卻仍然不小心讓自己揹了滿身的債務…
儘管如此,卻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我們不是找虐,也不是生病了,而是當我們看到這些旅人們,那滿足又開懷的笑容,好像每一個人都在旅行中找回了最純真最美好的自己了… 沒想到在我們這樣的年紀,竟然也能為這個社會帶來一點點的正面能量,而這些獲得滿滿財富的種子也將在未來深根發芽,甚至接著影響更多的人!人生至此,就算口袋空空地又如何呢?我們還年輕,掉落的麵包可以再花時間和精力去搓揉烘焙,但是有些人,有些事,一但錯過了,就一輩子再也找不回了!
▎文案來源: 《我在旅行》
聯絡我在旅行
旅行計畫
活動企劃
視覺設計
校園講座
➥ [email protected]
➥ +886922-033-993